音乐剧《烽火•冼星海》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指导,南方歌舞团倾情打造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自去年9月在广州友谊剧院成功首演以来,又在中山、东莞、深圳、惠州等广东省内多地进行了巡演,所到之处反响热烈,好评不断。今年3月,该剧将在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演出。
201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中所提到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冼星海作为人民音乐家,在祖国正遭受侵略的抗日战争背景下,他以音乐为手段投身抗战救亡运动,唤醒民族团结抗日,用"星海精神"鼓舞了一个时代。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文艺精品要做到"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一系列冼星海作品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如今,用音乐剧这种世界流行舞台表现形式对这些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和展现,更说明了当下有如南方歌舞团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工作者正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才使得优秀文化更具生命力、时代感和传播力。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
主创阵容强强联合 编舞大胆创新出"奇"制胜
音乐剧《烽火•冼星海》主创团队集结了广东最为优秀的演艺团体与个人。出品人谢晓泳介绍,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在此前已经成功推出了《瑶山随想》《六祖惠能》等一大批原创剧目,在剧目创作、排演和团队培养上积累了相当经验,此剧是该团在音乐剧领域的又一大制作。尤其是音乐剧《六祖惠能》,该剧一改以往国内原创音乐剧沉闷、冗长的印象,创造性地用27首歌曲涵盖了独唱、合唱、重唱、对唱各种形式,并融入通俗、美声、流行多种唱法,整部剧通俗有趣,配合旋转式舞台设计,不少观众都赞叹"好看,好听,感人"。
此次音乐剧《烽火•冼星海》的三位编导都出自南方歌舞团,舞蹈总监邓士敏表示,"为了延续戏剧人物的情绪和张力,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特意打破了原有常规的舞蹈编排,多安排了些短小精悍的舞蹈片段,着重抓'符号'来做创意,以虚实结合来体现剧情。"
剧中在延安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没有乐器,就和小士兵们一同用勺子茶缸来代替;没有乐队,就发动当地士兵百姓参加。这个勺子茶缸舞是在史料的基础上由南方歌舞团年轻编导编排的创意舞蹈,"由于音乐剧的舞蹈部分不能单纯为了表现肢体动作,而是体现当时的人物情绪,用舞蹈的张力来凸显整个环境、背景。我们需要和音乐、戏剧导演等很多人沟通,非常锻炼人,收获也很大。"邓士敏说。
此外,该剧主创阵容也颇为强大,总导演由富有丰富艺术创作经验的一级导演、广东广播电视台大型节目部主任谭颖担纲,作曲是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一级作曲、舞剧《三家巷》、《沙湾往事》等优秀剧目的作曲家杜鸣、编剧是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策划人、主持人陈晓琳,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大奖的王佳纳担任戏剧导演,著名歌唱家崔峥嵘担任声乐指导,各位主创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跨界创新。
音乐巧妙融入剧情 作品激励人心年轻人点赞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作品,一众主创曾走访了位于广东番禺的冼星海纪念馆,收集了大量的冼星海生平事迹和史实,同时还融入了如《顶硬上》等诸多地方特色音乐元素。
该剧作曲杜鸣表示,这部音乐剧不是冼星海作品音乐会,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的作品,而是巧妙地将作品融入剧情之中,让观众在看到人物的情况下,听到他的作品。比如,剧中《救国军歌》是冼星海参加上海学联救亡宣传时,在好友钱韵玲的红围巾上完成的;全国抗战爆发后,和冼星海一起的爱国青年们携手投身火热的抗日救亡运动,以音乐唤醒民众团结抗日,深入学校、农村、厂矿,向群众教唱《在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等。
由于该剧人物一改传统的高、大、全形象,冼星海也有属于年轻人的困惑和迷茫,比如对于"我应该创作怎样的音乐?"冼星海也经过了一段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从坚决刚归国后的他不写"靡靡之音"、到武汉三厅时以"音乐为武器"、再到延安时期创作"新时代的劳动号子",这个过程他和他的朋友们也在不断成长。剧中塑造了一个血气方刚、有血有肉的冼星海,他因写不出好音乐来会拿邻居诗人塞克家的鸡出气,在得知自己即将当爸爸后,又喜不自胜地召来好友干杯豪饮。不少观看了该剧的年轻观众们表示,"剧中巧妙地将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与现代音乐形式相结合,让似乎离我们已经很久远的音乐变得熟悉、亲切而又有新意,不仅感受到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激情和热血,更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斗志。"
全剧共两幕八场,不时有引发年轻观众共鸣的场景出现,不论是刚回上海、还是在武汉三厅,亦或是到了延安之后,主创们都挖掘出了一些生活细节,以体现冼星海不畏艰苦、顽强坚韧的精神品质,不仅如此,如爱吃白切鸡、创作时爱吃白糖等小癖好也一同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整个人物看上去也显得更亲切、更真实,更受观众喜爱。
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毕业回国后,看到"大上海"一片灯火酒绿却报国无门的彷徨苦闷,为了体现出这段心理变化,陈晓琳和一众主创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还特意组建了"创意团队"专门收集年轻人的意见,在创意设计上格外注重当下年轻人所接受的表达方式,"我们希望表达那样一个特殊年代里当时的热血青年们的爱恨情仇和家国情怀。"
全息影像不逊大片 让观众与主人公同悲同喜
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最大的亮点,便是运用了国际艺术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全息投影艺术,这种艺术手段打破了以往视频影像与戏剧内容"两张皮"的现象,让全剧的叙事影像得以更自然、有机地导入剧情。
正如舞美设计梁溪清所言,这部戏中全息技术的使用并非为了"炫",而是为了更深层次地表现出在抗日救国的氛围下用音乐作为武器的主题。总导演谭颖就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向上,追求正能量的,"这是当下社会的价值主流,冼星海的故事从人物、性格、思想和情怀上都充满了正能量,它和现在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一致的。" 在谭颖看来,这部剧不仅仅弘扬的是"星海精神",更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