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作为苗族大本营的贵州,特别是在黔东南,至今保留着丰富多彩的苗族传统文化,但是世人并没有感知了解到,是因为苗族还没有一种能影响世人的文化载体和一部反映苗族文化的精典文艺作品。创作一部反映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典剧目,就成了黄平文化工作部门的一项愿望。2014年初,黄平籍龙阿朵导演回到家乡贵州黄平县苗族村寨里,看到村里的很多孩子在寒冬里仍然穿着单薄的衣服上学,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发起了"花儿朵朵"救助活动,为乡里600多名孩子解决了过冬的衣服、被子、鞋子以及学习用具等,解决了孩子们的暂时困难。通过这次捐助活动,龙阿朵导演产生了种文化,开展文化帮扶的想法。于是与当地文化部门协商,达成了利用当地少数民族为演员,共同编创一部反映苗族传统文化精典剧目协议。
《巫卡调恰》创作根植于当地苗族文化,又拓展到整个苗族社会。为使作品更加完善,编创人员在寒冷的冬天里,进行了长大半个月的采风,并在村里寻找恰当的演员,在半个多月里,创作团队行走于崎岖的山路,走村入户体验民风,奔波于偏僻角落的市场寻找失落的文化元素,针对每个学员的实际,精心安排训练方法。《巫卡调恰》就这样产生了。
剧目内容
全剧共六幕,总时长70分钟。是由20位来自贵州黔东南黄平县的农村演员(80%是苗族)倾情诠释作品。作品通过巫卡(外婆)吟唱古歌这一主线,诠释了苗族人创世观,反映了古代苗族人的农耕文化、苗族迁徙史以及苗族社会生活的各种习俗等。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苗族的文明从自身的血脉追溯,是一种文化的联结、命运的联结,土地、服饰、语言、歌谣、传说、仪式、习俗等,文明从衣胞之地出发,一路迁徙行走,《巫卡调恰》(苗语:外婆的歌谣)其实是溯着苗家人生命的血脉行走,让观众在短短的演出里感同身受、无比向往。悠远古歌涌动着千年的节奏,自豪的苗家人享受的那份和谐、宁静。
舞蹈诗《巫卡调恰》用苗族古老的音乐元素和电子音乐元素的碰撞、现代舞技巧与苗族特有的肢体语汇有机结合,通过编创者和来自黔东南的少数民族艺术家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围绕苗族最具代表性的"火塘文化"给观众展开一幅幅生动浓烈的苗族文化画卷,写意地刻画苗族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序幕:《古歌》
"巫卡"(外婆)这个词是有温度的。外婆的爱尤如夕阳,灿烂之后温暖而淡定。苗寨的孩子们就在外婆温婉吟唱的神秘古歌中慢慢长大。
当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唯有歌声能与时间同。
第一幕:《不息》
有人说苗族人的日子写在火塘上。生生不息的火塘是"巫卡"一生的守候,温暖自己心爱的男人和孩子们以及过往来客。这爱的屋檐下,寒冷被隔绝在外,既温暖了人的身体,也捂热了人的心窝。
苗家的火塘除了饮食和取暖,火塘还有镇邪驱鬼、去病防病、熏制腌腊、熔炼器物、象征祭祀的作用。据记载:"当时苗民被迫迁徙深山老林,无房居住只好栖身岩穴,或者搭棚为屋,避风躲雨,所以借助火塘烧火御寒。"
第二幕:《呼唤》
自古以来,苗族每迁徙一地,都要先种枫树,枫树种活即可定居,否则再迁徙异地。枫树是苗族村寨的图腾树、风水树、护寨树,有着神圣的意义。神话说:"沃土养树脚,雨水养树梢,润育枫树神"。枫树心生下蝴蝶妈妈,蝴蝶妈妈与风神相爱生下十二个蛋,孵化出人类的始祖阿耶。
"巫卡"用歌声与枫树女神对话,5000年迁徙的脚步在点点灯光中止息,在这整饬伤口,对着身后的道路唱起忧伤、追忆的歌,祈祷天佑吉祥。
第三幕:《幸福》
苗家人的幸福写在男人的镰刀里。在那久远的过去;苗族的祖先生活在水边美丽的村庄。天下五谷良种他们样样俱全,凡间仁义道德之礼他们样样都有。他们是开田开土的聪明先人,他们是开河开坝的带头先驱。赤裸的黑胸膛,赤裸的黑脚板,在鲜血映红的岩壁上,留下行进的艰辛。
苗家人的幸福写在女人的嫁妆上。戴上银色的吉祥,裙裾在山脊上飞扬。巫卡的叮咛,送亲的姐妹,美丽的新娘把爱留在身旁,把梦交给远方。
第四幕:《兴旺》
木鼓声声,激情在鼓声中燃烧,岁月在鼓点里流淌。声声木鼓,续写着古老的神话,放飞着狂欢的吉祥。
听!鼓声中记载了苗族步步迁途的历史,也勾勒了一个民族日夜繁荣兴旺的脚印。
尾声:《外婆的歌谣》
当历史的烽烟散尽,苗寨依然和平静谧。
"巫卡"(外婆)的歌谣再次响起,浓浓的乡愁在火塘的光亮中定格,慢慢烧热一塘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