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老炮儿"来了!
德国当代最具影响力话剧《公司感谢你》中国大陆(中文版)第三轮演出开始啦!
你在打工吗?
你为你现在的公司工作了几年?
你或者你认识的人有被公司开除或裁员的经历吗?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的公司突然要裁员,会怎样?
……
这些问题被德国剧作家鲁兹·胡伯纳揉进5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中,他们的各种矛盾冲突,在一间小小的房间内爆发……
《公司感谢你》,这部荒诞而写实,让人笑中带泪的黑色喜剧,将在北京大隐剧场开始了第三轮演出。它就像一部缩微却厚重的”现代职场启示录“,得每个人去现场用心看一看。
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老一辈与年轻一辈的对立之势空前绝后。无论人类的历史是螺旋上升还是"递弱代偿",悲观乐观都不再重要了,抓住商机才是王道。"互联网+"浪潮来袭,大家都只谈效果,不谈动机,中国人的实用理性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无论你同意与否,都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在本剧中,你会看到当下各种社会议题的集中体现。但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分化的时代,作品只能引起思考,不可能给一个权威的结论。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在这瞬息万变的洪流之中偶尔抽离,栖身剧场,一起做一回片刻的哲学家。
剧情梗概:
公司换了领导团队,许多同事都被解雇了。原来的资深主管亚当·克鲁胜斯腾受邀至公司在乡间的豪华招待所度过周末,却没有人告诉他所为何来,他是否能够续任也还是个问号。年轻漂亮的助理真由美,还有约翰和艾拉两个主要处理人事的主管——在这里大家都直接以名字相称,什么称谓都免了,一派轻松,对克鲁胜斯腾来说简直不像话——都不知道在盘算什么,似乎没有人要讨论工作或是公司的未来。一个吊儿郎当的大学生桑夺尔出现了,一副安迪沃荷的模样,自在地享受这一切。他说克鲁胜斯腾老派,却对他很有兴趣,一个大学生怎么会在这里?克鲁胜斯腾是个什么样的员工?他会离开吗?公司的生杀大权又掌握在谁手里?
精彩剧照:
“他不会离开公司,他会留下,他无法想象另一种生活……?”
“对我来说,嘉奖没必要!我只是需要明确指示和对应方式,好让我知道我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我还有二十年可以工作。整整二十年。”
“停止一切。停止存在!求求你。帮我一个忙吧。我受不了了。让我...静一静!”
——对白节选
主创简介:编剧
鲁兹·胡伯纳(Lutz Huebner)是作品最常被搬演的德国当代剧作家。尤其是他的《公司感谢你》(Die Firma dankt)于2011年在德累斯顿国家大剧院首演,并受邀参加了慕海姆剧场节。鲁兹·胡伯纳创作了多部话剧作品,擅长针对不同的社会议题创作,以精准的语言打造人物,反映当下的时代情况。编剧思路清晰、节奏紧凑,充满讽刺力度与黑色幽默。
导演
谢霜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本科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
北京大学艺术系博士生
导演作品:
话剧《左耳》(执行导演)《又见五台山》《古韵传情》《三滴水》《最后只有躺下来》《神圣战争或等着我吧》,微电影《约定》等
话剧表演作品:
《失恋博物馆》《五个傻瓜》《五人间》《三滴水》《怀疑》《顾不上》《谁杀了罗伯特》等
主演介绍
姜哲元 饰演约翰·韩森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进修班
戏剧表演经历:
《等 待 · 戈 多》 饰演:狄狄
《欲 望 的 花 园》 饰演:理查
《燃烧的疯人院》 饰演:贾斯汀&扎克
《裘 力 斯 凯 撒》 饰演:凯歇斯
《启 功》 饰演:歌队&祖父
《三滴水》饰演:吴大夫&林勇&夏草
《样式雷》《以2的名义》 人民即兴公社即兴戏剧演出
孔令婧 饰演真由美·谢罗
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微电影《斗鱼》饰演小雯
话剧《楼梯的故事》饰演罗西塔
话剧《女仆》饰演索朗日
刘凌超 饰演桑夺尔·麦亚
院校: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表演系14级
话剧代表作:《王贵与安娜》《 坚持》
《枕头人》《伪君子》《心魔》
陶桃 饰演艾拉·郭德曼
演出经历: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4月铃木忠志古北训练班,2016年8月铃木忠志日本利贺夏令营训练班。
《慎点》《三滴水》《中间状态的人》《安娜》
《水中之屋》《一病解千愁》
徐尉 饰演亚当· 克鲁胜斯腾
话剧作品:
《公司感谢你》《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亮剑》
朗读作品:《法庭上的芙丽涅》《刑场上的婚礼》《那年的晓月》
影视作品:《我的妖女老婆》《东南西》
《回家》
口碑:
剧作家胡伯纳在这部作品中将荒诞融入到了戏剧冲突中,使得现实中的疯狂变得显而易见。最突出的是,在这里他将莎士比亚和歌德同时融合在了一个大角色里,并展现在话剧舞台上。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
这是一部带有令人震惊结局的经济题材类黑色喜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剧作家胡伯纳是新时代与滑稽戏剧结合的先锋代表人物。
--------------------------------德国慕海姆戏剧评论
这是一部极为吸引人的当代现实题材的剧作,情节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作者与奥威尔的笔风极为贴近。
------------------------------德国德累斯顿最新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