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电影配乐,作用于视听的电影艺术将大为失色。在过去的一百年间,电影这种以故事与人物为媒介,以视觉为手段的艺术形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一度让歌剧、雕塑、绘画乃至文学等艺术形式相继退居边缘化。
音乐是电影的上下文,插曲是故事的点睛笔。听觉艺术的音乐形成了与电影艺术夫唱妻随的格局。一个世纪以来,优秀的电影插曲反客为主,成为电影的灵魂,甚至当狗血鸡肋的影片早已淹没不传,插曲却在岁月的涤荡下更显风华的事例屡见不鲜。
美国纽约百老汇与英国伦敦西区,号称当代音乐剧的两大重镇,它们斗成双绝,隔洋相望,颚视争先,难分伯仲。1990年4月8日,英国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安德鲁·韦伯自己编剧、作曲、制作了音乐剧《爱情面面观》,大师声称这是他最满意的音乐剧,但首演时票房业绩不佳。这首《爱改变着一切》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曲。在欧洲,一代“音乐剧之王”韦伯又被誉为“当代舒伯特”。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称“莫斯科之夜”,是前苏联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歌曲之一。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是著名的歌曲大师。作品原为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1956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了金奖,从此风行全球。特别在中国大陆,至今已至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
出自1968年奥斯卡经典电影,由影帝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毕业生》,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年轻人最喜爱的影片之一。对于我国80年代至90年代间的大学生说,该片是他们接触西方,了解第一世界青年生活的重要窗口。热映后,影片的主题曲《寂静之声》广受追捧,也使演唱者、美国著名的民谣组合保罗·西蒙与加芬克尔一举成为大牌歌星。
歌曲《一剪梅》是1984年台湾同名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由台湾著名歌手费玉清演唱,该剧后来在中国大陆播出时大受欢迎。作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一剪梅》在“好歌大家唱”评选活动中获奖。歌曲的词作者“娃娃”真名陈玉贞,曲作者陈怡又名陈彼得,是台湾引进西方流行音乐的第一推手,享誉“流行音乐教父”。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专属轨道。每一首电影插曲的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和回忆。欢迎朋友们如约走进大剧院,享受旋律的盛宴,品嚼音响的华筵。
曲目:
混声合唱《爱改变着一切》,选自音乐剧《爱情面面观》 韦伯 曲
《温柔的爱》,美国影片《手足情仇》插曲 乔吉·普尔登 曲
斯卡保罗集市 苏格兰民歌
《翻山越岭》,选自电影《音乐之声》 理查德·罗杰斯 曲
女声合唱《我心依旧》,电影《泰坦尼克号》插曲 詹姆斯·霍纳 曲
《季节的变换》,动画片《魔女宅急便》主题曲 久石让 曲
男声合唱《我的准则》 加尔文·哈里斯 词曲
《寂静之声》,电影《毕业生》主题曲 西蒙 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影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插曲?谢多伊 曲
一剪梅 娃娃 词 陈怡 曲 金巍 编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