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喜》
“身体是一袭神圣的衣装。”——玛莎·葛兰姆
编舞:玛莎·葛兰姆
新版重构:维尔日妮·梅赛纳
服装设计:玛莎·葛兰姆
音乐:莱曼·恩格尔
重构版音乐:拉蒙·乌梅特
灯光设计:尼克·洪
一般认为,《狂喜》(1933年)是葛兰姆的第37部舞蹈作品。在1980年的一次采访中,葛兰姆曾提及舞蹈的创作灵感源自某天发掘出的一个猛然顶胯的动作,由此,她探索出一套蕴藏着深刻意义的“扭曲动作”。葛兰姆总结说:“在创作《狂喜》之前,我一直采用更加静态的形式,试图找到富有仪式感的身体运行状态。”在对这部独舞作品原始版本所留存的零散资料进行了研究之后,维尔日妮·梅赛纳对《狂喜》进行了重新构思和再创作。
维尔日妮·梅赛纳是玛莎·葛兰姆舞团的前首席舞者,2007年至2015年间担任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校长。她曾执导过多部葛兰姆芭蕾舞作品,并在多个国际会议中传授“葛兰姆舞蹈技法”;由她本人编创的舞蹈作品在美国、新加坡、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进行了演出。2017年,梅赛纳恢复并改编了本已遗失的玛莎·葛兰姆独舞作品——首演于1933年的《狂喜》。
《黑暗牧场组曲》
编舞/服装设计:玛莎·葛兰姆
改编:珍妮特·艾尔伯
作曲:卡洛斯·查韦斯
灯光设计:尼克·洪
《黑暗牧场组曲》(1946年)是《黑暗牧场》的精选集。《黑暗牧场》由玛莎·葛兰姆创编,1946年1月23日在纽约普利茅斯剧院首演。新版《组曲》创作于2016年,旨在对玛莎·葛兰姆在《黑暗牧场》中为舞者们创作的非凡舞蹈进行集中展示。齐舞和对舞被公认为葛兰姆最具建构性、仪式性和深刻性的创造,其灵感源于葛兰姆对美国西南和墨西哥两地原住民所沿袭的仪式的钟爱。墨西哥作曲家卡洛斯·查韦斯为葛兰姆谱写出了广袤宏大的音乐,舞者们则通过足部和身体的其他部分制造出打击音效与音乐相应和。在创作笔记中,葛兰姆写到:“在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冒险之旅中,神秘总是相伴相随。《黑暗牧场》是对这些神秘事物的重现。”这部作品是对人生旅程的抽象表达,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探索,是葛兰姆作为二十世纪中期现代主义领军人物的力证。
《迷宫》
舞蹈设计:玛莎·葛兰姆
编曲:吉安·卡洛·梅诺蒂
灯光设计:劳伦·利布雷蒂
服装设计:玛丽亚·加西亚
《迷宫》首演于1947年,由吉安·卡洛·梅诺蒂担纲作曲,野口勇担任舞台设计,玛莎·葛兰姆领衔主演。这一双人舞作品的灵感多多少少来源于忒修斯勇闯迷宫,对抗半人半兽的怪物弥诺陶洛斯的神话故事。玛莎·葛兰姆从阿里阿德涅的视角重新讲述了这个故事——阿里阿德涅潜入迷宫,征服了弥诺陶洛斯。《迷宫》当前的版本是为了应对飓风桑迪给原版舞美和服装所造成的破坏而重新制作的。本版制作特意删除了经典版本中的一些要素,使我们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舞蹈本身戏剧性的身体旅程之上。
《悲怆变奏曲》
编舞:布拉瑞扬·帕格勒法、阿斯祖尔·巴顿、拉里·凯格温
作曲:古斯塔夫·马勒、乔治·克拉姆、弗雷德里克·肖邦
灯光设计:贝弗利·埃蒙斯
构思:珍妮特·艾尔伯
《悲恸变奏曲》创作的初衷是为了纪念“9·11事件”,于2007年9月11日首演。这部作品以玛莎·葛兰姆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一部影片开场。影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葛兰姆的曼妙舞姿,时至今日,这支独舞已成经典。。《悲怆变奏曲》则是特定创作条件下的产物——每位编舞须根据自己对葛兰姆影片的解读,自主创作出编舞设计图。他们还要遵守以下要求:在10小时内完成排练;在配乐方面,选用版权为公有的音乐作品,或者采用无音乐的静默形式;搭配基本必需的服装和灯光设计。《悲怆变奏曲》最初只计划演出一场,但由于观众反响热烈,该作品便成为玛莎·葛兰姆舞团的永久剧目。
《森林》
编舞:蓬图斯·利德贝里
音乐:欧文·法恩
服装:里德·巴特尔姆、哈丽雅特·郑
面具图案:温特克罗夫特设计
灯光:尼克·洪
《森林》(2016年)的出发点不是某一概念,而是欧文·法恩的音乐。在音乐中,编舞蓬图斯·利德贝里听到了结构以及潜在的意象:森林、月光、以及漫游的生灵。蓬图斯·利德贝里希望二者能够形成互动。所以选择将舞蹈动作重新排列,并进行重复,从而打破作品的线性发展,赋予其循环的特质。蓬图斯·利德贝里也经常从舞者那里汲取灵感和动力,《森林》正是主创与舞团舞者共同创作的结晶。正如蓬图斯·利德贝里在许多其他作品所表达的一样,个体是与群体的对立面——孤立在外的个体寻求着与他人建立联系的途径,但同时又与群体分道而行,保持着自己的轨迹。